【万历十五年】在平平淡淡中被消解掉的大明帝国

用50本书构筑你的商业知识图谱,大家好,我是吴晓波,今天我们开讲《万历十五年》。

一、大历史观

《万历十五年》另外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黄仁宇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大历史观”。

他写的是中华两三千年文明史上的一个微不足道、平平淡淡的一年——万历十五年,但如果你把万历十五年放到中国两三千年的封建王朝文明史上来观察、放到人类文明史上来进行观察呢?

在这本书的第一页,黄仁宇轻描淡写地写了一句话,他说:“1587年,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在西欧历史上是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他并没有把这一年局限在东方帝国、中华帝国的发展历史中,他把它放到了全球化的历史上。

他看到欧洲那个时候在发生什么,看看新的文明有没有开始萌芽、新的制度变革有没有发生,所以这就是黄仁宇所谓的大历史观——再小的一块石头,再小的一朵浪花,它都是一个庞大山脉中的一颗、一个海洋中的一朵。

那么,历史学家有没有能力从一块石头看到整个山脉的全貌?有没有可能通过一朵浪花来发现整个海洋真正的秘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涉及到我们对历史的观察。

在欧洲,曾经有人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看汉、唐、明、清……看到任何一个朝代,其实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投影到我们自身,投影到我们所处在的当代,所以历史和当代的呼应感是一本历史学作品真正的魅力所在。

那么在这种呼应中,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态呢?

陈寅恪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钱穆先生也曾经说:“我们对历史要有温情之敬意,同情之理解。”

他们在谈到一个写作者、一个读者在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时候,都有一个词,叫“同情”。我们要怀着一种同理心来看历史中所发生的种种的血腥,种种的斗争。

那么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中,就以一个1980年代的现代的中国人、一个退伍军人、历史学者来看待几百年前万历十五年的皇帝、首相、将军、清官、文人当年的表现。

当这种同理心,当这种理解和敬畏在文本中被呈现出来的时候,它就会像空气一样地影响到我们的每一个读者,同时它会产生出很多崭新的、超越了历史断面的观点和观察。

所以黄仁宇说:“作为一个历史作者,不应该斤斤计较于所述人物当时的贤愚得失,而只注意他们的作为透过中国法制与社会遗留给后代的影响。”

所以大历史观的背后是一种对历史的同情和当代的关怀。

二、对于中国传统历史治理的批判

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第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批判精神。

当黄仁宇在美国大学的一个小宿舍里开始写《万历十五年》的时候,他是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军官,这时候他已经将近60岁了,经历了生命的跌宕和历史学的训练。

所以他写作的《万历十五年》既是16世纪末的那个中国、那个华夏,同时也是20世纪末的那个中国、那个华夏。

他在写明代的历史的时候,他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和今天正在现代化道路上跋涉前行的中国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在书中,他把中国的传统社会形容为“潜水艇夹肉面包”,就是今天所谓的三明治,上面有两块面包,中间有一块肉。

他说,中国这个封建社会就好像一块三明治,上面是一层烫乎乎的面包,就是中国的文人集团,下面那一层是中国的像散沙一般的老百姓,中间那些肉就是儒教的伦理纲常,就是董仲舒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老幼男女”。

他说,这个三明治怎么能够夹成一起的呢?它靠的就是道德规范,靠中间的那层肉把两个面包给夹在了一起,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说,中国的这块潜水艇夹肉面包以中央集权为特征,在这样的范式之下,技术不能展开,财政不能核实,军备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为标准,所以这块夹肉面包是一个没有效率的面包。

那么他就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它没有效率呢?黄仁宇提到了中国传统历史治理的两个重要的缺陷。